第五百零七章 灭教富国(1 / 1)

晁氏水浒 藏剑翁 2627 字 11个月前

91看书网 www.91ab.top,最快更新晁氏水浒最新章节!

十二月,广东路连州出现染了痘疮的百姓。

朝廷下令广东路各州府防疫局支援连州,给连州所有百姓种痘,防止痘疮在连州泛滥。

晁勇发明的牛痘证明功效后,晁盖便下令各州府建防疫局,人为传播牛痘,培养痘苗,同时给百姓种痘。不过因为大夫和痘苗的限制,并不是所有人都种了痘。

广东、广西的水牛又多一些,众人原本以为广东路把附近州府的大夫调过去后,可以很快让连州所有百姓种痘,预防痘疮。但是有多个村子的人拒绝种痘,导致五千多人染了痘疮,没多长时间,便有两千多人死亡。

晁盖责令地方御史展开调查,最后发现是有一个和尚蛊惑百姓,说种了牛痘以后,下辈子会投胎成牛,导致很多百姓宁死不种痘。

晁勇得知居然是和尚作孽,当即往皇宫而来。

晁盖也是刚刚得了消息,脸色铁青,看到晁勇进宫,便忍不住道:“真是太荒唐了,种个牛痘就要投胎成牛的话,那吃了牛肉的人,下辈子要变成什么,牛粪吗?”

晁勇点头道:“那些宗教妖言惑众,常以符箓治病,害死的百姓不知凡几。儿臣请父皇下令禁绝万教,以免再发生今日之祸。”

晁盖想了想,点头道:“前番我们便商议过此事,只是那时时机没有成熟。如今天下一统,朝廷统治已经稳固,也该实施此事了。”

说着对身旁伺候的太监道:“你去请其他五部尚书来。”

“是。”

太监去不多时,五部尚书就先后来到。

众人一番商议,便定下禁绝万教条例,捣毁所有宗教建筑、典籍;抄没所有宗教财产;勒令宗教人士离教;传播教义者杀无赦;私藏、施舍宗教人士者杖一百,流放三千里。

天启三年,元月十七日,朝廷颁布禁绝万教条例,各州府官兵同时出动,捣毁境内寺庙、道观等宗教建筑,勒令宗教人士还为百姓,同时抄没宗教财产。

东京城中的诸多寺庙、道观也没有逃脱,朝廷政令刚出,城中兵马便把这些宗教建筑围起来,所有人全部驱逐出来勒令回乡,朝廷给每人发放一贯钱盘缠。钱虽然不多,但是他们也不会饿死,居养院、安济院已经从州府扩大到各县。

纳钱授爵和镜行让朝廷国库充裕,加上天启二年全国丰收,朝廷扩建居养院、安济院并没给财政带来太大压力。

一些顶着活菩萨、活神仙的僧道到皇宫前请求拜见皇上,全部被御林军驱散,责令还俗,拒不还俗的杀无赦。

大部分僧道看到晁盖铁了心就都散了,只有一些鬼迷心窍的僧道准备为神佛献身,全部被御林军拿下,押到菜市口问斩。

杀了十几个僧道后,就再没人敢去皇宫前抗议了。

汴京城中除了少数百姓为僧道喊冤,大多数百姓都觉得朝廷做的好。自从朝廷定下诛灭万教的国策后,邸报上便不断刊登宗教骗人的法术。很多百姓都被宗教骗子欺骗过,在朝廷揭穿那些骗人的鬼把戏后,多数百姓便不再信那些神佛了。

如果大梁真的有神的话,那也只能是太子,战无不胜,而且发明牛痘,让世人不用再怕痘疮,还能让人飞天。

那些神佛虽然说是万能的,但痘疮来了,他的信徒一样逃不过病魔,即使再虔诚,都不见神佛显灵。

各地情况大同小异,朝廷邸报长时间的揭穿宗教骗人的把戏后,宗教信徒都减少,剩余少数信徒在朝廷的武力震慑下,也没人敢起异心。

一些一根筋的僧道看大梁没有宗教的立足之地,便远赴他国,开辟他们的事业去了。

一个月后,朝廷汇总各州府灭教成果,各地编户近百万,抄没田地一千多万顷,金银器物无数,光是抄没的各教在皇家票号的存钱便有两千多万贯,被宗教人士私藏的存单、银票还不知有多少。

朝廷灭教刚刚开始,没了宗教束缚,便有疑似刚刚还俗的光头之人招摇过市,在青楼挥金如土。

晁盖下令用收缴的铜佛、铜钟、金银器皿铸钱,铁像铸造农器,同时拍卖收缴的土地。

灭教一役,国库充裕,朝廷宣布降低盐价,由天启元年的每斤五十文降为每斤十文,朝廷专卖的白矾、石炭、灯油价格都有降低。

以前民间用的灯油是植物油或者动物油脂,晁勇让人蒸馏石油制作出煤油、汽油后,民间的灯油就变成了煤油,汽油则替代了原来的猛火油,给朝廷增加了一个财源,也给大梁兵马增加了一个利器。

灭教一役,可说举国受益,军民狂欢,但是也有少数执迷不悟的宗教人士和私藏宗教人士的百姓,各地陆续发配了数万人到边疆开荒。

汴京城中的大相国寺虽然建的金碧辉煌,但为了灭教之事不留,晁勇还是下令彻底夷平了大相国寺。汴京城中被夷平的大小寺庙、道观总有数十处。

寺庙刚刚夷平,便有不少人盯上这些土地,虽然大梁刚刚建立两年,但是天下一统,免徭役,轻赋税,已有天下大治的景象,汴京城中的土地更是寸土寸金。

尤其晁勇宣布筹建贵族学院后,各地纳钱授爵的大户更是纷纷涌进汴京,在汴京买屋置产,方便自家儿孙就读,直接让汴京城中房屋价格打着滚往上涨。

一些分到宅院的梁山老人,被各地大户喊出的价格迷花了眼,就把自己的宅院卖了出去。转天便又能听到另一个价格,只能跺脚叫苦。

因此汴京城中的寺庙被夷平后,就有几个梁山老人找上晁盖,希望从朝廷手里买下这些土地盖房。

以晁盖的性格也不可能向他们要高价,只能吩咐户部便宜行事。

神算子蒋敬盘算了一阵,便往太子*而来。

这段时日晁勇都在制定贵族学院的课程,太子*中已经出生了五十多位皇子,六十多位公主,用不了几年,就要开始启蒙教育。

晁勇希望儿女长大的时候,有一个成熟的学院,而不是一个草创的贵族学院,所以他要尽快建立贵族学院。

那些争抢着进入贵族学院的男爵就成了晁勇的试验品,不过草创的贵族学院也不会误人子弟,晁勇准备请的教授都是大儒。这些大户子弟即使不是纨绔子弟,九成九也没机会拜到这些大儒门下。当然这些大儒会不会被这些男爵气的要拂袖而去,晁勇暂时也不知道。

晁勇让宫人给蒋敬上茶,笑道:“这些日子,户部应该很忙吧,怎么有空来我这里?”

蒋敬笑道:“无事不登三宝殿啊,京城捣毁了那些寺庙、道观后,多了许多土地,有人找到皇上那里要买这些土地。我来看看太子有没有要用的,没有的话,我就让他们选几处,剩下的就公开拍卖了,免得再有人寻到户部来,让我难做。”

晁勇笑道:“什么人寻到皇上那里去了?”

蒋敬摇头道:“白胜、杜迁、宋万三人。”

晁勇听了,也不由有些不悦。

当初他要争霸天下,这三人便不愿进取,后来也一直没有参战,只是在后方躲着,天下一统后,这三人坐享其成,朝廷大赏开国众臣时,这三人也混到了开国子爵,让晁勇颇为不平,但是晁盖坚持,晁勇也不好多说。

其余开国众将,卢俊义、林冲授开国公;燕青、关胜、呼延灼、史文恭、鲁智深、武松、秦明、花荣、董平、张清、李应、栾廷玉、杨志、徐宁、索超、刘唐、李逵、孙立、石秀、穆弘、扈成授开国侯;宣赞、郝思文、韩滔、彭玘、魏定国、单廷圭、龚旺、丁得孙、樊瑞,水军李俊、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张横、张顺,情报司戴宗、时迁、朱贵,火药局凌振,枪炮局汤隆授开国伯;晁勇亲兵头领石勇、薛永、解珍、解宝、吕方、郭盛、杨雄、孙新、邹渊、邹润,水军童威、童猛,白胜、杜迁、宋万,情报司孙二娘、张清、朱富、李立、段景住,焦挺、项充、李衮、郑天寿等人授开国子爵。

文臣吴用、赵明诚授开国公,公孙胜、柴进、蒋敬授开国侯。

张叔夜、王焕、李从吉、张开、韩存保、刘梦龙、韩世忠、刘锜、姚平仲等人也都授了爵位,但是都不是开国爵爷。开国爵爷全部是大梁在青州建立时便在朝中的人,除去赵明诚,可以说都是梁山老人。

石勇等人因为一直护卫在晁勇身边,立功不多,只能屈居子爵,情报司众人的功劳也不小,但是让白胜、杜迁、宋万三人和他们一般爵位,晁勇却是有些不甘的。只是因为男爵泛滥,开国众将最低也是子爵,晁盖不愿让三人落空,晁勇也只能私底下赏赐亲兵头领。

晁勇不悦道:“他们要土地干什么?”

蒋敬道:“他们把皇上赏赐的宅子都卖给江南来的豪商了,京城大些的宅子现在又贵的离谱,他们想买土地再建宅子。”

“鼠目寸光之辈,那就按照朝廷先前赏赐他们的宅子大小,卖给他们土地,价格可以低一些,但是不能超过原来的面积。剩下的土地也不急拍卖,对外就说兵部已经全部买下了,我要给梁山老兵建房,免得他们退役后,买不起京城的房子。”

蒋敬道:“所有土地也就是一千来亩,恐怕建不了多少房子。”

晁勇笑道:“一层不行,可以多建几层嘛。”

蒋敬摇头道:“其中恐怕还牵扯到礼制问题,工部之人应该知道。”

晁勇点头道:“恩,我回头让工部之人规划一下,起码要把想在京城定居的梁山老兵安置了。”

蒋敬拱手道:“太子仁义,梁山兄弟能跟随太子实属平生大幸了。”

晁勇摇头道:“若无梁山老兄弟,哪有今日大梁天下。能有梁山众兄弟跟随,才是我父子之幸,天下之幸。可惜有一些兄弟看不到这大梁天下了。”

说到这里,晁勇更觉创业艰难,当即让人去请工部主管营造房屋的主官来。

蒋敬略坐了坐,便也告辞离去,户部事务繁忙,却是容不得他闲坐。

主管房屋营造的工部郎中赶来时,晁勇已经想好方案。

工部郎中还以为是太子要修缮太子*或者别处宫殿,听说是要给梁山老兵修建房屋,不由道:“工部的匠人不缺,只是却要户部先拨下钱财来,才好动工。”

晁勇想了想,道:“这笔钱由太子*出,你们做个预算,我从太子*直接拨钱给你们,图纸在这里。”

如果要从兵部出钱,那么房屋就不好由梁山老兵独享,但要是惠及全军将士,朝廷有这个财力,京城也没这么多土地,所以晁勇还是决定由他私人出资。建好以后低价卖给梁山老兵,并不会让他血本无归。

皇家票号已经扩张到大梁所有州府,少数繁华的县也设立了分号,而且银票已经在全国流通起来,票号已经不需要大笔押运现钱往返各地。

天启二年皇家票号便盈利两千多万贯,虽然有朝廷在北方拍卖田地的缘故。但是天启三年朝廷灭教后,拍卖的田地更多,毫无疑问,天启三年,皇家票号的盈利会更多。

单是这两年皇家票号的盈利,太子*的财富就可以和当初蔡京忽悠赵佶纵情享乐时候的国库盈余相比了。

当然大梁国库的财富更多,所以也没人再打太子*的主意。

晁勇并没设计什么筒子楼,而是设计的独门独院的二楼,一楼做客厅、厨房,二楼做卧室。院子不大,但是汴京城中有大院子的人家都是非富即贵。

很多百姓建的便是这种小二楼,工部郎中看了一下便明白了,道:“这种房子不难建,只是不知要用何种材料?土砖最便宜,木材居中,青砖最贵。”

晁勇自然不会想着偷工减料,问道:“自己烧青砖的话,也无法降低成本吗?”

工部郎中摇头道:“即使建窑烧砖,青砖的成本也很高,人工成本和消耗的炭都很大。乡下大户都很少用青砖。”

晁勇想到后世很常见的红砖,不由问道:“那能烧出红砖吗?”

工部郎中点头道:“红砖烧制起来要比青砖简单,成本也可以降低很多,但是按礼制,百姓不能用红砖建屋。”

晁勇倒是没有想到这个问题,愣了愣便道:“这个问题我会解决,你安排匠人建窑烧制红砖,所有的房子全部用红砖建,预算也不用做了,只要做好账册,我回头会让人查验。”

即使不为了梁山老兵,单是为了给天下百姓解开红砖这个禁制,多花一些钱也是值得的。

工部郎中自然不会怀疑太子解决不了礼部,恭声道:“是,下官这就安排匠人筹建房屋。”

当第一批红砖出现在汴京城中时,城中百姓得知朝廷已经准许百姓使用红砖,便纷纷四处询问打听红砖价格。

城中商人看红砖有利可图,便也纷纷在城外建窑烧砖。

一时间,汴京城中处处可见红砖,家境殷实一些的百姓纷纷改建红砖房子。青砖价格昂贵,除了少数达官显贵用青砖盖房外,大多数人用的都是土木结构。富裕一些的用木屋子,一样美观,但是一旦起了火头,很容易迅速扩大,烧成一片白地。普通百姓也用不起全木结构,只能用土木结合盖屋子,殷实一些的用的还是土砖,穷困一些的连土砖都用不起。

当然红砖解禁,也不意味着所有人都能用起,但是受益的人群还是不少,而且也让朝廷增加了不少商税。

没两个月,一排排漂亮的红砖楼便盖成了。

刚刚新建的红砖楼比大户的青砖房都要漂亮许多,引得许多大户也纷纷拆了青砖房,改建红砖楼。

边境城中的色彩也亮丽了许多,以前除了皇宫红墙绿瓦和少数权贵的红漆大门外都是灰蒙蒙的建筑,整个城池显得十分压抑,当然这是对现代人来说,古代人见的多是土房,偶尔看到一个青砖房子都会眼前一亮。

当然红砖楼还不能和皇宫的红漆墙相比,皇宫的墙面用的是上好的红漆,是亮红色,而红砖则有些暗红。

当房屋建成,晁勇以每个院子一百贯的价格出售给梁山老兵时,城中百姓才知道这些房子是给什么人建的。

天启二年,汴京一个小小的土房子就能卖一百贯,现在价格更高。城中的人得知太子给梁山老兵制定的价格后,马上找到梁山老兵,愿意以更高的价格从他们手里买。因此工部建的院子全部让梁山老兵买去,不过除了极少数人觉得寺庙上面盖的房子不吉利转手以外,多数人都在汴京落了户。

梁山老兵现在阶官最低的也是都头,都头以上都不用担心强制退役,每月饷银便是十贯,足以在汴京安家落户了。而且他们参加的战役最多,各种赏赐都有数百贯了,在京城也都是殷实人家了。RS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