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南唐(1 / 1)

宰辅 尹三问 1281 字 11个月前

91看书网 www.91ab.top,最快更新宰辅最新章节!

符璃在小池边念念不忘时,赵铮已经从襄阳登上了大船。

去南唐最便捷的道路自然是顺汴水运河到淮南,然后渡江南下。奈何现如今的淮南节度使是李重进,虽尚未起兵,但蠢蠢欲动,距离叛乱已经不远了。

使团走淮南,并不安全,更会耽误事情。

绕道荆襄,由汉水入长江,然后顺江南下,反而更方便安全,这也是赵匡胤为何让赵铮在洛阳等候的缘故。

此行中间有一段途径南平(荆州)高家的地盘,但赵匡胤登基之初,高家就已经派人朝贡了。南平可以说是五代十国中最弱小的国家,高家也擅长左右逢源,如何敢怠慢了上国使团,惹怒了大宋这个庞然大物?

因此一路畅通无阻,等过了鄂州,实际上已经进入南唐的领地了,只是其都城金陵还在东方,颇为遥远。

南唐在历史上给人的印象是弱小颓废,尤其是后主李煜,词名传颂,人尽皆知,是个难得的才子,却也是最窝囊的皇帝。

国破家亡,“囚”居汴梁,愁唱;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以至于南唐在世人印象中就是风花雪月,靡费羸弱。

实际上,初期的南唐还是很强大的,烈祖李昪于公元937年建国,雄霸南方。在东南曾攻取了闽南一带,向西也曾占据过楚国(湖南一带)。北方则是以淮水为界,与中原王朝相对峙,可谓是国势煌煌,显赫一时。

可惜好景不长,到了如今国主李璟在位的后期,先是丢掉了闽南,楚国也得而复失。最要命的则是在北方,后周王朝建立之后,世宗皇帝柴荣三次南征,终于占领了淮南。

对于南唐而言,他们在江北的十四州之地全部沦丧,国界线也从淮水变成了长江。中原王朝的兵锋可以隔江而望,虎视其都城金陵。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今日,对南唐而言,代价是极大的。虽说有长江天险,却也不是绝对保险的,否则当年南朝的陈国就不至于灭亡了。

正因如此,南唐面对中原王朝乖了许多,丢掉

了江北十四州之后,便奉后周为正朔,李璟也放弃了自己的年号,以后周王朝的“显德”为年号。赵匡胤登基建立宋朝,立即赐书南唐,并放南唐降将周成等人归国。

南唐国主李璟很识趣,遣使以御服、锦绮、金帛朝贺,表示对赵匡胤的拥戴,奉宋朝为天下正朔,启用年号“建隆”。

南唐如此态度,与局势有关,也与统治者的态度和决心有关。李璟大不如其父李昪,缺乏英武之气和进取之心,面对宋朝的威势,他更多的是畏惧,低声下气。

不过人的态度是会改变的,有个事实不得不承认,南唐人肯定不服气,如果有机会反击宋朝,夺回江北十四州,李璟会放弃吗?

而今李重进正好给南唐送上了一个绝好的机会,一个可以再次涉足淮南的理由,一个再次出兵江北的可能,一个反败为胜,重新崛起的机会,南唐能不动心吗?

虽说李璟懦弱,却也保不住大臣的劝谏和怂恿,南唐一国,总会有几个明事理,目光长远的官员。

记忆中,在原本的历史上,南唐似乎并未出兵。时空转换,从自己在定力院醒来的那天起,这个世界已经有变化了。

潞州之乱加快,韩微没死,宋庭局势的微妙变化等等,只需要一个微小的石子,滚滚历史车轮的方向就会有偏差。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谁敢轻视一个微小的变化?谁又敢断定历史走势不会改变?

南唐会不会出兵,已经是一个不确定的问题,也正是自己出使最重要的任务。

赵铮不明白,赵匡胤为何要选自己去?

这个问题,他问过赵普,听话里的意思,似乎是赵匡胤对汴梁的某些官员不放心,同时也是为了历练自己。赵普一再强调,这是个机会,让自己重视。

历练?赵铮不知道这算不算是皇帝器重?君心难测,赵匡胤到底是什么想法,谁知道呢?机会倒是没错,是得珍惜。

貌似还有一层意思,自己籍籍无名,南唐那边估计没人重视,反倒容易行事。同时还交代自己探查南唐的朝政、军事,甚至是国计民生等问题,多了解一些,为将来渡江平定南唐做准备。

唉,江南虽然风花雪月,可此去估计也没机会享受,一堆的麻烦事,很苦恼。

不过赵匡胤说话算话,给自己派了帮手,鸿胪寺丞董仲彦已经知天命,却也是老当益壮。最重要的是对礼仪与邦交方面的事情比较熟悉,很有经验,这些事情基本上都交给他一手打理。

说实话,董老先生有些失望,鸿胪少卿出缺,他期待了许久,认为自己这个鸿胪寺丞顺势升迁乃是情理之中。

结果出了意外,突然之间空降一位鸿胪少卿,凌驾于自己之上。赵铮是何许人也?董仲彦确定周、宋两朝没听说过此人,心中难免忿忿。尤其是听说赵铮才十九岁,奉旨出使南唐,让他随行辅佐,就更不淡定了。

开什么玩笑?一个十九岁的毛孩子,乳臭未干位居高官也就罢了,竟还为出使他国的使节,未免太过儿戏了吧?

董仲彦本来还打算上疏官家,反映下情况的。不想留守汴梁的大内都虞侯,皇弟赵光义单独召见,一番叮嘱,主要说了两件事。

其一,出使南唐,礼仪不可废,却也不可失了上国天使的威风;其二,此去南唐,一切事务均听从赵铮调遣!

赵光义提及此事,语气极为严厉,董仲彦骤然联想到,新任的鸿胪少卿十九岁不假,可是他姓赵啊,这可是大宋国姓。

董仲彦自动脑补了很多,不由暗责先前太过冒失,心中的非分之想全都收了起来。官家英明神武,这般任命自然是有道理的,一心一意照顾好这位小爷才是正经。

尤其是在襄阳见到赵铮,虽然年轻,却气度不凡

,董仲彦便彻底老实了,态度恭敬,小事处理的妥妥帖帖,大事则请少卿大人决断,配合默契。

赵铮对此十分满意,礼仪上的事情压根不需要自己操心。除了鸿胪寺的随员之外,还有三百禁军随行,作为使节护卫,带队的校尉正是李景元。

上次在潞州有过配合,赵铮和符璃从太平驿溜了,李景元见势不对,立即与楚昭辅汇合,成功逃出。

这次赵铮出使南唐,他又奉命随行,用赵普的话说,彼此熟悉,便于配合。赵铮只是呵呵一笑,是否还有其他意思,心里明白就是了。

值得注意的是,赵匡胤还特意让李景元改了名字,省去了中间的景字,直接叫李元。

南唐国主叫李璟,还有两个弟弟叫李景遂和李景达,都是“景”字辈的。虽说宋朝是上国,但李家兄好歹是一国之主,适当避讳,顾及情面也是必要的。

赵铮不由觉得好笑,李璟是南唐国主,是得注意,不过他感兴趣却是另外一个人。

李从嘉,南唐六皇子,也就是未来的后主李煜。还有他的两位皇后,周娥皇和周女英,据说是人间绝色,艳名更留于青史。

赵铮很好奇,想看看这对姐妹花到底美到了什么程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