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沧州血战(2)(1 / 1)

大明政客 风中的失落 1588 字 11个月前

91看书网 www.91ab.top,最快更新大明政客最新章节!

大明朝廷与后金的风俗不一样,特别是在朝廷上的时候,大明朝廷的官吏,能够见到皇帝是很不简单的,也是很不容易的,要想在皇帝面前说话,就更难了,但后金的情况不一样,不管是什么身份,想要见到皇太极不是很困难的事情,而且内心有什么想法,尽可以说出来,不用担心受到责罚,同时后金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朝廷内的大臣之间,很少有相互算计的情况,一般都是为大局考虑的,这也是因为后金正处于上升期,目的是为了统一中原,从一个弱小的游牧民族,想要统一中原,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处于这样的情况之下,满人权贵只能够是采取礼贤下士的态度,大明朝廷就不一样了,且不说论资排辈的问题,仅仅是朝廷之内的党争,就令人喘不过气来了。

所以多尔衮要说话,就算是陈新甲布置了,他也是要开口的。

多尔衮的汉语说得很是流利,这令陈新甲和王道直都感觉到吃惊,也有一丝丝的担忧,看样子人家对朝廷是了解的,汉语都说的这么流利,看看朝廷里面的文武大臣,除了知道后金鞑子骁勇之外,还能够知道什么,压根就瞧不起人家。

多尔衮对陈新甲的作战部署表示了赞同,对于选定的设伏和决战的地点,也没有多大的意见,只是对于十万大军埋伏在山谷之中各自作战的方式表示了怀疑。

多尔衮一针见血的指出来了问题所在,这么重大的战役,几乎是决定性质的,十万大军居然分为了两个部分,各自为战。若是江宁营选择其中的薄弱环节,岂不是能够一举突破大军的合围,而且还能够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万一明军和满八旗相互观望,都想着对方折损实力。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岂不是导致惨败。

陈新甲和王道直都说不出话来了,他们岂能没有想到这一点,可战场上的总指挥,陈新甲是不敢放手让多尔衮去指挥的,毕竟十五万大同边军。若是临战的时候,完全交给多尔衮去指挥,谁知道多尔衮会不会保存实力,让大同边军在前面厮杀,自己得渔翁之利,可这么大的战斗。交给王道直指挥,确实说不过去,王道直从来都没有指挥过真正的战斗,将这么重的责任压在一个从来没有指挥军队打战的文官身上,有些儿戏了。

陈新甲虽然是总指挥,但也不可能冲锋陷阵,只能够是遵循运筹帷屋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要求。能够冲锋陷阵的也就是多尔衮了,从这个方面来说,交战的时候,总指挥只能够是多尔衮。

但这样的决定,陈新甲是绝对不敢做出来的。

可多尔衮提出来了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人家可不是大明朝廷的大臣,上面说几句话,只能够是默默的照办。

无奈之下,陈新甲提出来了。自己指挥大军协同作战,也就是说,陈新甲将要直接上前线去指挥,多尔衮和王道直两人,服从陈新甲的指挥。

如此的布置。表面上看是不错的,但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当然是陈新甲本人的问题,陈新甲不是武将,不过是文臣,当年在辽东虽然指挥了大规模的战役,但也主要是在指挥的岗位上,不可能上阵杀敌,这就令陈新甲不可能完全掌握战场上的局面,临济决断,其实所谓的指挥,也就是在中军帐里面,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把握机会是最为关键的,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失去战机。

第二个问题,协调剩下的十万大军,也就是预备队的问题,一旦战场上面出现了诸多的有利时机,十万大军就要压上去,巩固胜利的果实,这需要临阵的指挥官根据战场的形势,做出来准确的判断,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指挥官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足够的睿智,从这两个方面来说,陈新甲是不合格的。

可陈新甲提出来的这个建议,居然被多尔衮接受了,而且多尔衮很是爽快,少有的对陈新甲表示了敬佩,这令陈新甲很是奇怪了,自己是多尔衮的手下败将,居然得到了称赞。

其实这是陈新甲不明白,多尔衮长年在战场上厮杀,对于战役部署等方面,是特别敏感的,陈新甲的部署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很不错的,几乎是完美的,选定作战的地点以及选定伏击的地点,都表现出来了不一般的成熟和睿智,从这个方面来说,多尔衮是心服口服的,打战不是儿戏,陈新甲来到了沧州之后,派出斥候四处侦查,而且让满八旗驻扎在山谷之中,做好了保密工作,甚至沧州的老百姓都不知道,距离州城不远的地方,驻扎有满八旗的军队,这些安排,大小的方面都考虑到了,多尔衮自然认为,陈新甲是非常不错的统帅。

多尔衮服从这样的安排,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范文程和贾基涵的影响,多尔衮与汉人打交道的时间不是很多,印象最深的就是范文程了,尽管说他对范文程非常的不感冒,但范文程的能力,多尔衮是清楚的,皇太极经常说了,汉人的能力比一般,从单个的比较来说,肯定是强于满人的,尽管满人在后金是绝对的上层,汉人在后金只能够是奴隶的身份,可个人的能力方面,多尔衮是认账汉人厉害的,想想范文程为皇太极的出谋划策,每一次都是真正见到了实效的。

多尔衮受到的影响是很大的,内心里面对汉人是佩服的,当年的范文程不过是汉人之中的秀才,人家陈新甲可是进士,学问高太多了,肯定比范文程厉害的。

至于说陈新甲曾经在辽东的战败,多尔衮不是特别的在意,他一直都认为,汉人的军官绝大部分还是不错的,只是下面的军士战斗力太差了,不堪一击,就算是最为厉害的军官来指挥这样的军士,也不能够避免失败。

江宁营就是很好的例子,军士厉害,加上军官的正确指挥,与满八旗、汉八旗的几次交战,都获得了全胜。

相关的事情很快就决定了,陈新甲统一指挥这一次的战役,根据斥候勘察的地形,中军帐设在了其中的一处山峰之上。

商议决定之后,陈新甲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实地去踏勘。

他的这个举措,再一次令多尔衮佩服。

多尔衮实实在在的感觉到了,大明朝廷里面是有人才的,这次的战役之后,回到沈阳,他要向皇太极及时的提出来建议,进攻中原的步伐一定要加快,不能够采取静观其变的办法了,大明朝廷有不少的人才,若是让这些人都被朝廷所用了,大清国想要征服中原,将面临巨大的困难了。

多尔衮和王道直陪着陈新甲实地踏勘。

山谷四周,早就是戒备森严了。

站在山峰之上,陈新甲手拿望远镜,朝着四周观看,这里地方确实不错,距离交战的山谷不过五里地左右,因为地势很高,能够清楚的看见大部分的战场,这也就保证了能够准确的把握战局。

多尔衮和王道直对这里都表示满意,认为在这里设立中军帐,是很不错的选择。

多尔衮回到军营之后,陈新甲和王道直两人慢慢朝着沧州州城而去。

一路上两人议论了很多,主要还是说到多尔衮的,从刚开始接触,他们一直都非常关注多尔衮,这个在后金和大明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从多尔衮的身上,两人都感觉到了霸气,那当然是从战斗厮杀之中磨砺出来的,至于说多尔衮率领的五万大军,究竟是什么样子的,陈新甲和王道直都不是很清楚,他们也不能够进入到满八旗的军营之中去的,因为粮草都是自行负责,他们找不到理由到满八旗的军营去。

因为苏天成的造反,明军居然和后金鞑子联合作战,这种看起来荒唐的事情,真真正正的发生了。

在王道直的面前,陈新甲说出来了自身的担忧,后金鞑子的战斗力的确是不错的,在辽东的时候,他有过亲身的体验,可面对江宁营军士的时候,后金鞑子是不是会竭尽全力,还是在遭遇一点损失之后,就全县撤退,要知道沧州等地,集中了十五万大同边军,到时候和江宁营军士作战了,是抽不出来精力管辖其余事宜的,万一后金鞑子开始在北直隶一带劫掠,甚至是直接威胁到京城了,那这场战斗就不用继续下去了。

王道直认为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来后金鞑子与江宁营军士交手之后,就算是想着撤退,也没有那么容易的,江宁营军士岂会放过追杀的机会,二来这次后金鞑子与朝廷的联合,是后金的皇太极直接提出来的,唇亡齿寒的道理,皇太极非常清楚,所以多尔衮一定会竭尽全力的,至于说战场上的具体情况,必须要好好把握,明军与满八旗都不能够想着各自的利益,一定要竭尽全力作战,这样才有击败甚至是击溃江宁营的机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