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看书网 www.91ab.top,最快更新大国崛起1857最新章节!
将全国四省,划为四个军区,兵员主要在当地招募,军官则采用上级任命形势,保持旧有的官兵异地原则。
从这一点上来看,这些主持变革的青壮派军官,已经变得成熟起来,开始考虑政治了,否则就冲军官都在当地这种现象,朱敬伦就不可能支持他们。
每一个军区,设一个总兵,总兵成为常设官职,但不能终生任职,这是考虑到法国軍队中论资排辈严重的问题,导致大批军事学校毕业的精英,不得不跟一群行伍出身的粗人一起混资历,軍队上层尽是一些老资格却没有什么文化的元帅。
这一条让朱敬伦犹豫了很久才同意,因为这个内容,显然有利于变革者,有利于这群从欧洲回来的少壮派,大明军中也有一批粗人,比如现在的黑狗,他不但是粗人而且是老资格,这个改革内容甚至有点针对他而设定。
但从大方向来看,軍队的专业化,知识化都必不可少。
每一个军区设常备兵和预备役,常备兵不用解释就是现役正规军,预备役则平时只保留军官架构,战时紧急征募预备士兵,迅速形成组织编制,进行简单的训练就能形成战斗力。
朱敬伦这次使用了政治手段,刚好一批淘汰下来的旧军官有个去处,让他们去预备役就职,尽管实权少了,但是职位和地位还在。
一个军区,原则上是十万人,同时用十年时间训练三十万预备兵,战时,可以扩充到四十万。
因此軍队编制就变成了军区总兵、军统领、旅帅、营官、哨官和队长。
军、旅一级皆设有参谋部,不过归主官直接管辖,负责参谋军务。
军区级则归总参谋部直接节制,总参谋部向皇帝直接负责。
保留过去的后勤部、人事部和财务部。
后勤部负责运输、采购事宜,但现在他们多了一个新的职责,那就是增添了一个分管铁路的局,负责跟工部管辖的铁路司进行对接,给铁路建设提供建议,平时制定铁路运输的演习活动,战时直接负责接管铁路。
人事部则管理军官升迁等职,人事部独立于任何军事机构,直接向皇帝负责。旅级以上军官,必须经过皇帝同意,旅级一下军官,人事部可以自己决定。
财务部负责编审预算以及批复经费等,财务部则受户部管制,但拥有直接向皇帝请示的权力,必要时候可以请求皇帝干涉户部拨款问题,防止发生西方国家常见的文官政府对軍队的压制和敌视,更防止出现中国式的文官集团利用财务压迫武将情况。
軍队改革总纲编制完成,朱敬伦批准之后,接着就开始编制具体实施细则。
这时候朱敬伦看的都心惊肉跳,这些少壮派的胆子太大了,他们几乎要将旧军官全都赶出军队去。
当年之所以是他们去出国留学,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都识字,至于他们的文化水平,其实也并没有多高,只是这几年的学习,让大多数人都进步不小,回来就看不上那些出身底层的军官。
朱敬伦可没有这么大的胆子,他进行了干涉,改正其中的一些条目,真正退入预备役的军官,是到目前为止,实在是无法完成识字培训的,如果侯进现在还在军中,他属于被剔除的对象,但是黑狗却勉强能够读公文了,就不在此列,如果按照原来的改革方案,黑狗也是要被踢走的。
黑狗是留下了,但是一大批农民军出身的军官,却绝大多数都要被踢走。比如原先大洪国起义军投降过来的郑金就属于被清除掉的对象。不过这些少壮派倒是没有提精兵简政,要裁撤那些农民军出身的士兵,否则朱敬伦也镇不住。
当然主要还是这个时代,即便是西方国家,軍队中也充斥着大量的文盲,法国軍官之所以反智,很大原因就是本身就是文盲或者低文化水平出身,完成了义务教育的普鲁士、瑞典等国就没有反智情况。
但是容克管理下的普鲁士軍队,也崇尚农民士兵,那些容克贵族出身的军官,一直到一战时期,都不喜欢城市士兵,认为城市士兵太过奸猾,不如淳朴的农村士兵服从,一战时期的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就发表过类似的言论。
因此不管怎么看,这些作为士兵的农民军士兵,都是相当优秀的兵员。
果然改革总是要早就一批失意的人,朱敬伦还以为这次关起门来的改革,触动不会太大呢。结果最后细则出来后,还是要革除掉一大批旧部。
对这些失意的人,只能进行安抚,不是怕他们造反,而是出于人性考虑。
旅以上的军官,朱敬伦都亲自接见,一次三四个、五六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诉他们,在軍队中连命令都看不懂的话,真的对軍队很不利。同时告诉他们,不是革他们的职,而是调到预备役,在预备役有他们忙的。因为未来几年,他们需要不断的重复招募新兵进行训练的工作,这个工作有可能是永久性的,所以他们以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练兵,不需要能够读书写字,至于公文会给他们配备副官。
说的好听,其实这些人就是去养老的,等过个十年八载,年纪一大,就都让退休了。
军事改革中最熬人的人事变动有序,快速的推进,一个旅一个旅的进行整顿,对那些被调到预备役的军官唯一的好处是,他们都回到了各自的故乡,也算是衣锦还乡了。
朱敬伦一直担心的兵变始终没有发生,因为军饷丰厚,国家太平,即便调走,也没有削军官的军饷,他们实在是找不到叛变的理由,即便叛变,士兵也不会跟着。
就是一句话,国家安定,政治上就没有动乱的机会,没有被逼急,心理上也不存在叛变的决心,当然不满是肯定有的,牢骚漫天,朱敬伦接见的时候,听到最多的就是抱怨。
黑狗的职务不但保住了,还被任命为广東军区的司令,将他从长期任职的福健调回,也让他跟长期带领的客家五坑等军分开,而是将最精锐的由广東各地士兵编练的軍队交给他。
快刀斩乱麻,只用了一个月事件,改革委员会就通过各种任免程序,将大量的旧将调走,将大量的新人提拔,得到提拔最多的就是从欧洲回来的那批人,当时走的时候很可能只是一个营官,回来升为旅帅不奇怪,升为军长的都有好几个,而他们升职的主要依据,只是因为他们在欧洲发表的军事论文有见地,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显然这批军官中,恐怕有那么几个眼高手低之辈,但一时之间还检验不出来。
军官人事变动完成之后,才是最困难的士兵整编。
以四个军区为划分,在外地的广東籍軍队调回,福健、广西籍軍队留驻,而江西军区的軍队甚至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招募重建,因为之前江西几乎没有被收编的旧军队,这样的軍队早就在湘军和太平军的拉锯中被消灭了,没有福健那样的地方民团,也没有广西哪里的大量绿营。
福健軍队也需要扩编,士兵可以招募,但是军官可不容易培养,因此大批广東籍军官就被派到了福健。让人不容易接受的是,广東地方的五坑一带的客家人武装,竟然都划归了福健军区。这个理由一直没有得到解释,但谁都知道,那场十几年的土客械斗,让客家人和广東土人的关系水火不容,如今都不通婚嫁。客家军留在广東,只能个广東军区其他軍队不和。
同时将客家軍队派往福健,也有监督福健地方势力的原因,客家人虽然跟广東土人不和,但他们的忠心却是毋庸置疑的,因为他们也算是朱敬伦起家的部队,跟新安军一样,是精锐的老部队。福健地方軍队大多出自收编的地方民团,地方色彩很浓,现在派去了大量的广東籍军官,也不能保证安稳,所以在短期内还需要监督。
怀疑自己治下的地方,这看起来好像不地道,所谓用人不疑,但那只是文人的傻话,政治上是犯错误的。朱敬伦不会犯这种错误,相比人心,他更愿意相信一个让人人都不能叛乱的机制,让这个机制限制住所有人叛乱的行为,然后再不妨高调的夸赞一下他们的忠诚,这是政治!
一番大规模的调动,在年底前,搭起了军区制的框架。
但看起来动作大,可实际上组织结构的变化并不大,因为各个軍队的编制都没动,新安军还是新安军,五坑军还是五坑军,因为他们的功勋,他们的名称都没变,因此根基其实并没有变,所以这场大规模的调动,始终没有引起混乱,反倒是一场军事调动演习一样。
只是这样一场大调动之后,上层的组织权力完全变了。
表面上看,最大的受益者,应该是总参谋长谢琦,但没人会认为他能成为毛奇那样的,执掌大明军事大权的总参谋长,因为他上面有一个比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强势的多的皇帝!
新的军事制度还包括其他方面,比如扩建新的军校,将军校从土地狭小的东较场搬迁到黄埔村,从旅欧军官中任命新的军校教官等,而大明皇帝亲自担当学校的荣誉校长一职,则得到了广大军官的极大支持,因为这意味着上过军校以后,就成了天子门生。
军事变革至此也只是刚刚搭起了一个架子,后面还有大量的工作,但大都是按部就班的事情,已经不影响軍队的稳定和战斗力了。
这时候朱敬伦才开始进行其他方面的改革。
这时,已经是1872年,这一次改革乡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