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云川节度使(1 / 1)

91看书网 www.91ab.top,最快更新南宋之我主沉浮最新章节!

坐在一边的李庭芝,脸色很不好。

起源就是桌上的奏折,吏部举荐四川制置使吴邵刚为云川节度使。

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曾经就是归德军节度使,节度使的权力很大,地方上的军、民、财、政以及官吏,悉数归节度使管辖,且节度使可以先斩后奏,罢免和任免官吏。

五代十国时期,节度使甚至能够直接左右皇帝的命运。

北宋开国,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避免节度使权力太大,危及到皇权,采用了杯酒释兵权的办法,剥夺了节度使的权力,让节度使一辈子享受荣华富贵。

有宋一朝,节度使成为了虚衔,几乎没有什么权力,不过其待遇和地位还是崇高的,可谓是朝廷拿出来奖赏的最高荣誉。

现在,吏部居然举荐吴邵刚为云川节度使,更加有意思的是,身为吏部尚书的李庭芝,居然不知道这件事情。

不用说,这是贾似道的主意。

贾似道终于还是动手了。

李庭芝了解贾似道的为人,睚眦必报是贾似道最大的特点,两淮遭遇蒙古鞑子进攻的时候,枢密院曾经给合州御前诸军发去了敕书,要求其驰援两淮,不过合州御前诸军直接拒绝了,这件事情,给贾似道留下了阴影,现在,贾似道开始反击了。

吴邵刚不过二十多岁的年纪,这样的年纪就出任云川节度使,看起来是巨大的荣耀了,不过也就是虚衔,什么都管不到,没有任何的权力,这有什么意义。

李庭芝明白吴邵刚是绝不会放弃手中权力的。

贾似道这样的做法,让李庭芝感觉到愤怒,不过李庭芝更加担忧的是,一旦吴邵刚不服从皇上的圣旨,那么冲突必定爆发,北面的蒙古鞑子虎视眈眈,若是在这个时候,朝廷内部出现巨大的纷争,甚至是兵戎相见,可以想象是什么后果。

必须阻止这件事情发生。

李庭芝前后三次去找贾似道,但都吃了闭门羹。

现在的贾似道,总揽朝政,很少参加早朝,官吏大都是抱着奏折与文书前往其府邸去批示的,这是皇上下旨,赋予贾似道的权力。

就连身为吏部尚书的李庭芝,想要见到贾似道,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心急如焚的李庭芝,等着吴邵刚的回信,看看吴邵刚有什么办法应对。

十一月中旬,吴邵刚的回信抵达了京城。

拿到吴邵刚的信函,李庭芝迅速拆开。

看完信函之后,李庭芝脸上显露出来震惊的神情,虚职实做这四个人,让他如同醍醐灌顶一般,瞬间明白了很多的事情。

吴邵刚不会离开四川,更不会前往京城来赴任,就在四川出任云川节度使,若是如此的情况了,可以预见,吴邵刚的权力也将抵达巅峰,就算是朝廷都无法节制了。

这里面有一个最大的奥妙,那就是节度使究竟是什么样的职责,若是圣旨中间予以明确了,倒也好说,但不可能有这样的圣旨,也就是说节度使是什么权力,身在四川的吴邵刚,可以自己直接做出解释,若是吴邵刚真的开始行驶节度使的权力,那么四川的制置使、云南的制置使等官员,吴邵刚都可以采取先斩后奏的方式,直接任命了。

这种情况,说的轻松一些是割据一方,说的严重一些,就是闹独立和造反。

李庭芝相信吴邵刚是敢于如此做的。

李庭芝更加相信,贾似道面对这样的局面,是无可奈何的,是绝对不敢随意翻盘的,毕竟引发朝廷内乱这样的大事情,贾似道无法承担责任。

吴邵刚不仅是在朝廷之中有着不错的名声,就算是在蒙古朝廷,都是威名远播的,面对这样的功臣,若是赤裸裸的算计,贾似道难以自圆其说。

想明白这一层,李庭芝不再找寻贾似道,也不再过问奏折的事宜。

咸淳元年十二月初一,皇上下旨,四川制置使吴邵刚,因战功卓著,被敕封为太傅、云川节度使,着接旨之后,即刻赴京上任。

这一道的圣旨,惊呆了很多人,谁不知道节度使意味着什么。

尽管新任的四川制置使尚未明确为何人,但任谁都知道,吴邵刚已经失去了一切权力。

这的确是不错的安排,云川节度使,名义上统领的是四川和云南两地,实际上人在京城,享受着荣华富贵,四川与云南的毛都摸不着,更不要说去管事了。

太傅就更加不用说了,完全是荣誉性的安慰职务。

朝廷里面有议论,可很少,毕竟吴邵刚不是科举出生之官员,在朝中没有多少的熟人,更是不可能有什么圈子,大家议论的更是是吏部尚书李庭芝,难道身为吏部尚书,李庭芝不明白其中奥妙吗,竟然会允许吏部提出如此的奏折。

朝中的议论,李庭芝置若罔闻,压根不理睬。

倒是贾似道主动找到他这个吏部尚书,要求吏部派遣人到四川成都去宣旨,毕竟是云川节度使,已经朝廷一品的高官,李庭芝爽快答应下来,且要求亲自赶赴四川成都宣旨,贾似道没有允许,要求派遣礼部侍郎前去宣旨。

四川,成都,制置使衙门。

一切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就绪,制置使衙门马上就要更改为节度使衙门了,就等着圣旨。

吴邵刚的脸上带着笑容,郝经等人的脸上也带着笑容。

四川和云南等地很是稳定,没有丝毫的波动,这牵涉到朝政的事宜,老百姓是不会关心的,几年时间以来,他们生活平稳,不会担心蒙古鞑子的侵袭,能够吃饱饭,不饿肚子,就非常满足了。

四川以及云南各地官府,更是不用说,这么长时间过去,得到李庭芝帮助的吴邵刚,早就将地方的主官悉数调整了一遍,主要的府州县更是派遣自身的心腹前去。

军队不需要谈及,合州御前诸军、兴元府御前诸军、金州御前诸军的最高统帅,就是吴邵刚,现如今吴邵刚出任云川节度使,一切更加的顺理成章。

军士、官府、民生都是稳定的,如此情况之下,就算是皇上亲自到四川来,也无法奈何吴邵刚,更不要说贾似道了。

十二月十五日,快马加鞭的宣旨队伍抵达成都府城。

吴邵刚亲自到城门处迎接。

接旨之后,在盛情款待朝中宣旨官吏之后,吴邵刚明确开口,请他们回到京城去复旨,云川节度使既然负责四川云南两地的军政民生财政诸多大事情,肯定是不能够离开的,而且节度使衙门已经修建完毕,吴邵刚马上就要开始履行节度使职责,就不到京城去谢恩了。

宣旨的诸多官吏,看着吴邵刚目瞪口呆,他们万万想不到是这样的结果。

弄巧成拙,恐怕用这个词来形容贾似道,是最为合适的。

圣旨上面没有明确节度使究竟管辖什么事情,那就可以由吴邵刚自由发挥,而且就算是贾似道发现其中的失误,想着补救,已经没有可能性了,人家吴邵刚怕是早就在四川和云南两地宣布了,统管这里的一切事宜。

更加关键的是,日后皇上的圣旨与枢密院的敕书,不能够直接给四川和云南两地下达,按照规矩来说,必须征询节度使的意见,若是节度使有不同之看法,可以压住不发。

事已至此,朝中宣旨的官吏,只好离开成都府城,前往京城而去,这些宣旨的官吏也够倒霉的,没有能够很好完成贾似道的嘱托不说,还要在奔波的路上过春节了。

四川、云南两地知州以上官员,全部都来到成都府城,这是制置使衙门下达的文书,知州以上官吏,前往制置使衙门述职,不过众人来到成都府城的时候,看见的是节度使衙门的牌匾。

大堂,吴邵刚面容严肃,对着众人开口了。

“诸位,我以云川节度使、太傅之职衔,兼任四川制置使,依照皇上之圣旨,就是直接管辖四川与云南两地事宜了,太祖皇帝杯酒释兵权,解除诸多节度使之权力,此事你们都是知晓的,在我看来,节度使这个官职,权力太大,的确需要得到限制,我可以明确告诉诸位,自我之后,不会出现节度使这一职务了。”

“朝中有人想着算计我,那是不自量力,以为坐在庙堂之上,就可以挥手定乾坤,岂不是太自信,也是太不自重了,我已经给朝廷写去奏折,恳请皇上追究蒙古万户长、都元帅兀良合台暴毙的事宜,我们的斥候,居然有人在淮北看见了活着的兀良合台,难道兀良合台暴毙之后还魂了,这可真的是奇迹。”

“从现在开始,诸位需要努力了,我们不要想着得到多少朝廷的俸禄了,恐怕要依靠我们自身了,不过我们也不会继续向朝廷缴纳赋税,这些赋税我们需要维持自身之运转,诸位已经熟悉地方上的事物,那我们就共同奋斗,打造出来自身的未来。”

京城,贾似道闭门谢客,连续两天没有出现。

再次开始署理政务的时候,贾似道压根不提四川和云南的事情。

一场闹剧就此拉下帷幕,只是朝中留下了不少的议论。(未完待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