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家族(1 / 1)

91看书网 www.91ab.top,最快更新明末之成王败寇最新章节!

况严琦点出来的《论语》之中十余篇的文章,吴帆徽都一字不漏熟练背诵下来。

不甘心的况严琦,点出其中一两篇的文章,要求吴帆徽解析,吴帆徽中规中矩的解析出来意思,这让况严琦无比的苦闷,这个少年怎么如此的聪明,难道真的是过目不忘。

看了吴帆徽抄录的《论语》,况严琦的手微微颤抖。

一手漂亮的行楷,震惊了他,字是无法作假的,能够写的如此一手的好字,绝不是短时间之内能够做到的,而且况严琦认真看了这些字,他没有想到这是临摹的谁的字,王羲之、颜真卿和唐伯虎等人的字帖,与这些字都不是很像,尽管这些字不能够算是惊世骇俗,有些地方失之圆滑,缺乏必要的笔锋,但看上去很舒服,很入眼。

这无疑是好字,考试的时候,必定引发主考官的关注。

吴帆徽从马鞍山村回来的时候,居然牵着一匹骏马,这样的骏马,在米脂县城内,价值至少八十两白银,这样的一笔巨款,是况严琦不敢想象的。

况严琦已经不想询问吴帆徽一切是为什么了,他认定这是一名超凡脱尘的少年,多年来都被掩埋在小山村,况严琦想到了一句话,**************,一遇风云变化龙。

老天真的是不公啊。

在看了吴帆徽的手抄本之后,况严琦将其带到了自己的房间,一口气拿出来《孟子》、《大学》、《中庸》,以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等书,让吴帆徽拿去抄录,只不过这些书籍他也只有一套,吴帆徽抄录之后需要归还的。

面对吴帆徽的邀请,况严琦不再拒绝,两人走出祠堂,前往酒楼去吃饭。

四海楼是米脂县最好的酒楼,除开县城内的士绅富户,寻常百姓根本不会进入这个酒楼。

进入四海楼的况严琦,内心没有丝毫的负担,他身后的吴帆徽,不会在乎这一顿饭钱。

果然,吴帆徽要了一个雅间,两人在雅间吃饭,估计不少于五百文钱。

菜不是很多,一盘卤牛肉,一盘卤猪耳朵,一盘蚕豆,两盘炒菜,一盘年糕。

其次就是两壶女儿红了。

看见了女儿红,况严琦的眼睛微微有些红了,来到米脂县城三年多时间,他仅仅喝过一次女儿红,那是刚到的时候,后来就没有机会了,四海楼一壶女儿红,需要八十文钱,这不是寻常人家喝得起的。

伙计殷勤的给两人倒上女儿红。

伙计见过况严琦,但没有见过吴帆徽,两人进入酒楼的时候,伙计就发现吴帆徽的气质不一般,那种不亢不卑、倜傥潇洒的气质,大户人家都不会有,只有士大夫人家才能够培养出来。

吴帆徽牵着的骏马,是吐谷浑马,这样的骏马县城内很少有,这位少年牵着骏马,看上去飘逸随行,而且骏马也时常摩擦少年的手臂,显得很是亲密,伙计接过缰绳的时候,分外的小心,这种骏马可比他这个伙计金贵,要是怠慢了,他拿命都赔不起。

伙计绝不敢怠慢这样的财神爷。

果然,吴帆徽开口点菜的时候,伙计都吃惊了,两个人点这么多的菜,还要两壶女儿红,这简直就是土豪的节奏。

伙计更加的殷勤,唯恐招待不周,得罪了这位看上去穿的有些朴素的少年。

雅间的门关上的时候,吴帆徽端起了酒杯,给况严琦敬酒。

事都如今,吴帆徽不需要拜况严琦为师了,接下来他抄录了四书五经之后,就要参加明年开春的县试,接着参加夏季的府试,到冬季参加院试,若是这三关都能够过,那他就有了秀才的功名,可以参加崇祯三年秋季的乡试了。

放眼大明,十四岁的秀才不算什么,特别是在南方,但十五岁的举人,那就不一般了。

吴帆徽不在乎,韬光养晦很重要,但那是需要有了足够的身份和地位之后,你什么都不拥有的时候,嘴上说韬光养晦,人家会说你是神经病。

吴帆徽今日请况严琦吃饭,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弄清楚家族的事情,也就是父亲的事情,酒这个东西很好,他能够让人在不知不觉间将很多的话语都说出来。

吴帆徽喝的不多,况严琦就不一样了,几乎是一杯接着一杯喝。

看见况严琦已经喝多了一些,吴帆徽适时将话题转移到家族的问题上面去了。

红着脸的况严琦,手里举着酒杯开口了。

“这、这米脂县,有五大家族,分别是贺家、李家、刘家、吴家和王家,以前吴家的权势是最大的,可惜啊,这些年凋零了,现在势力最大的是贺家。。。”

况严琦喝下了一口酒,接着开口了。

“吴帆徽,你也是吴家的子弟,如此的杰出,却得不到家族的重视,有朝一日,你们家族里面的某些人一定会后悔的。。。”

况严琦说到了关键的地方,吴帆徽几乎要屏住呼吸。

看见况严琦酒碗里面没有酒了,他连忙站起身,为其续酒。

女儿红入嘴纯绵,有着浓郁的酒香,感觉的确很好喝,喝的时候感觉不到多了,真的喝多的时候,已经是醉酒的状态。

“你的父亲和我曾经是同年,可惜他读书的时间不长,不到半年的时间,因为家里出现了变故,所以被迫离开了学堂。。。”

况严琦的确喝的有些多了,没有了什么顾忌,他可能将对面的吴帆徽,看作了平等的伙伴,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吴帆徽听得非常仔细,他终于知道了父亲吴庆超的过去。

吴庆超的出生,本就是一个错误,其母亲是吴氏家族的一个婢女,也就是下等的丫鬟,某一次家族主人喝多了酒,强暴了这个婢女,于是有了吴庆超。

吴庆超打小就没有地位,他在家族之中甚至比不上老爷夫人身边的丫鬟,他连庶子都算不上,要不是婢女护犊心切,他恐怕活不下去。

不过老爷时常过问,让吴庆超总算是能够在家族生活。

老爷的去世,让吴庆超的生活出现了巨大的转折,他无法在家族之中立足了。

正房太太看不惯吴庆超母子,想方设法的折磨这对母子,吴庆超的母亲最终患病死去,在学堂里面读书仅仅半年的吴庆超,被直接撵到了马鞍山村。

马鞍山村是婢女的家乡。

吴庆超带着父亲生前给与的一些钱财,以及母亲留下的钱财,带着夫人王和翠,被迫离开家族,来到了马鞍山村。

王和翠也是家族的丫鬟,是家生子,也就是府内下人的女儿,没有任何的人身自由,属于家族的财产,打死也无人过问的。

两人来到马鞍山村一年之后,吴帆徽出生。

这位正房太太吴氏夫人,吴帆徽应该称呼为太奶奶。

而这位太奶奶,如今依旧风光,无他,她的小叔子吴缅清,也就是吴庆超的三爷爷,是米脂县的举人,如今在山西做官,这样的身份,足以撑起吴氏家族。

吴庆超被撵出吴氏家族之后,家族无任何人过问,就好像这个人不存在一般。

吴帆徽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吴庆超望子成龙,内心憋着如此巨大的屈辱和悲怆,任何人都是难以承受的,十多年的时间过去,吴庆超内心的苦楚,恐怕只有母亲能够理解。

难怪吴庆超尽管在吴氏学堂读过书,也算是沾了一些读书人的气息,在区区的马鞍山村,却没有什么地位,见到了耆老和里正也要恭恭敬敬的。

站在现在人的角度,吴帆徽能够理解那位从未谋面的太奶奶的想法,但他对于太奶奶后面的做法愤怒,逼死自己的奶奶不说,还要赶尽杀绝,要不是爷爷和奶奶给与父亲钱财,父母早就命丧马鞍山村,不管怎么说,吴庆超也是大户人家的孩子,不懂如何种田谋生,突然间被赶出家族,怎么可能在外面生存。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吴帆徽读书的吴氏学堂,祠堂是归吴缅清所有的,从这个层面来说,吴帆徽还是沾了家族的光。

想到这一层,吴帆徽内心异常的沉重。

父亲吴庆超遭受的屈辱,不是常人能够理解的,十多年过去,吴庆超经历了太多的犹豫彷徨,还是拉下脸,将儿子送进了吴氏学堂,这里面巨大的困苦挣扎,没有成熟心智的人,根本想象不到。

这一刻,吴帆徽突然对父亲吴庆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不管是不是处于自身扬眉吐气的目的,吴庆超能够将他吴帆徽送进学堂读书,就做出了常人根本不可能做出的决定。

家和万事兴,这是至理名言,吴帆徽不会想到,自己尚未来得及施展手脚,就遭遇到如此盘根错节的家族关系。

现如今的他,不会引发家族的关注,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刚刚进入学堂读书,能够有什么出息,恐怕那位太奶奶也是不在乎的,可他吴帆徽一旦开始露头,必定在家族内引发风波,若是考中了秀才、举人甚至是两榜进士,怕是要在家族掀起滔天大浪。

吴帆徽感觉到了压力,但更多的是责任,他的感情只会给与父母和家人,至于说吴氏家族的人,他根本不在乎,很多时候,家族中人,还比不上外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