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八章 沃沮归附新开两郡(1 / 1)

91看书网 www.91ab.top,最快更新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最新章节!

清津一战,彻底的打垮了沃沮人的反抗之心,沃沮人的文化本来就落后,越是落后的文化越是相信鬼神之说,汉人的妖术让沃沮人心胆俱丧,于是恐惧主导了沃沮人的情绪,从清津城下疯狂逃跑的将近七八万骑兵,他们逃回了自己的部族,也将恐惧带了回来。

至于那些步兵,一个也没有逃掉,都被抓了俘虏,事实上他们的脚都吓软了,怎么逃?加上一些逃散的骑兵,方志文这一战抓了将近九万俘虏,大大的充实了清津城的人口。

战斗结束,方志文一边忙着整顿和建设清津城,一边在俘虏中寻找了几个曾经的沃沮贵族,让他们与太史慈一起,向图门江中游的沃沮人聚居地前进,前去说服沃沮人投降,能不杀人的达成目的,方志文也不愿意多杀人。

沃沮人的内部其实也分成了两派意见,一派赞成学习高句丽,内附大汉,这一派的根据很踏实,那就是昔日的宗主国都内附了,作为附属国自然应该内附。

另一派则赞成撤离,远离方志文这个黑魔,理由则是汉军太邪恶了!

投降就不必说了,只说说撤退的一方的想法,首先,向北越过长白上躲避是不可能了,因为那边的高句丽,已经变成了大汉的高丽郡国了。向南是大海,于是只能向东,那是肃慎人的地盘了,而且越往东,气候越是恶劣,并不适合耕作。

沃沮人是夫余人的一个分支。原本是游牧渔猎为生,到了相对温暖的南方之后,开始逐渐的从汉族那边学习了耕种技术,于是他们的生存能力得到了提高,人口也快速增长,但是他们对抗严苛自然环境的信心却在下降,让他们重新退会渔猎游牧状态,确实是比较难的。

尽管向东去环境更恶劣的地方,并且还要跟肃慎人争夺生存空间这个现实很残酷,但是相比去面对可怕的汉人。还是有很多沃沮人宁愿选择这条路。

不过,还没等这些部族的首领们争执出一个所以然来,太史慈的骑兵已经到了他们的家门口了,幸好,太史慈首先是来谈判的,其次才是来战斗。

有了沃沮人贵族的现身说法,原本对汉军极度恐惧的沃沮人终于恢复了一些理智,太史慈也与这些人的代表接触了一下,亲口承诺暂时不发动进攻。而是让这些沃沮贵族的代表去高句丽,去辽东甚至密云。然后再决定是否内附大汉。

双方初步的协商之后,战事暂时的停了下来,沃沮人自然不敢南下,而太史慈也不回去,而是在图们江口的位置扎下营地,建立简易的港口,从海上获得补给,另一方面,太史慈的营地也变成了商人们的中转地。没等沃沮人的代表们参观完回来,大汉的商人们就已经用精美的商品征服了沃沮人的心。

九月,图门江地区已经开始下小雪了,去幽州内地转了一大圈的沃沮人代表终于回来了,回到聚居地之后,沃沮人二话不说,请太史慈代为上表大汉朝廷。请求内附大汉。

于是,不几天的功夫,天子的行文就到了,接受沃沮内附。将沃沮人旧地命名为长白郡,任命崔琰为长白郡首任太守,太史慈为都尉,并封了不少的世袭亭侯给沃沮部族的各个首领。

太史慈在图门江中游建城,就叫图门城,冬季即将到来,方志文迅速的率军北上,同时命令周泰运送大批物资北上,并尽快建立稳定的商业航线。

而太史慈和新投靠的将领头领则按照方志文的要求,将散居的部族人口赶在大雪到来之前,尽量的向图门、清津、长白津三城聚集,一来可以加快这些城市的建设,二来也可以避免雪灾造成的损失,要知道以往每到冬季,都会有不少的沃沮人冻饿而死,因此,方志文的这个建议获得了沃沮人,现在应该叫做长白郡人的热烈支持。

而一些原本的沃沮贵族,则趁着冬季无事,纷纷跟随商队返回辽东,去见识内地的繁华,享受传说中的锦衣玉食了。

方志文东征三个月,基本上完成了初步的目标,距离最终的目标距离只有不到六百里了,而且在北海沿岸建立了城市和港口,顺利的打通了咸兴到图门江的航线,为周泰舰队的北上打开了通路,同时也为纵横七海的探险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只是现在图门城还没有到二级镇,所以邮驿系统没有开通,玩家们再是只能跟着商船达到,数量还不多,而早到一步的玩家却是得了便宜的,不但能够收购到大量物美价廉的特产道具,还能招募到长白郡特有的兵种林地骑兵,这种骑兵可是打猎的好帮手。

从政治上来说,东征已经算是完成了,因为高句丽灭国,沃沮内附,东征的政治目的已经达成了,但是方志文并没有回密云,而是坐镇图门城,大力的建设图门城。

方志文东征这个事情本身其实就很让人疑惑,对于中原的诸侯来说,高句丽和沃沮都是遥远的地方,是化外蛮荒之地,他们不明白方志文为何执着于打下这些蛮荒之地,要知道方志文自己的辽东、乐浪和玄菟郡都还有大片的白地,难道方志文对土地的热情异乎寻常的高?又或者他仍然痴迷于开疆拓土的快感之中无法自拔?

而三个月时间,方志文踏平高句丽吞并沃沮并不让人感到意外,但是方志文本人没有得胜回家,反而留在最东边的城池中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难道方志文还不满足,还想要继续向东向北,吞并肃慎和夫余不成?

只是这个疑问没有人能够回答,当然,中原的诸侯们也乐得方志文继续的东征,哪怕他打到天边去,方志文离得越远,中原诸侯门的心里可能就越高兴。

于是,不论是长安的朝廷还是蓟县的朝廷,都收到了大量的表文,极尽赞美吹捧之能事,这回小天子刘协动作更快,立刻就接受了张邈的建议,将方志文封为征北将军,麾下诸将都有提拔封赏,连在密云家中安坐的甄姜,也被封为二品夫人,太史昭蓉也被封为镇国将军。

方志文到这些只是淡淡的一笑,让他们在中原折腾去吧,只要不折腾到自己身上来,方志文也懒得去管了,跟正在北边大海上形成的危机相比,中原的事情都是小事,家里人再怎么闹腾也是家事,方志文现在的目光却盯着国家和民族的敌人。

“王会长,进展如何?”

“还是不行,那处海峡上的海盗太强,根据我们的观察,海盗的巢穴是南北两边的大岛,想要突破这个海峡,来还需要下一番功夫才行。”

“一定要在这里,对了,这里是什么地名?”

“这里叫海不,叫永明!”王贲答道,本来他是想说海参崴的,不过想想,那里更早应该叫永明,在明朝的时候就是华夏人的治所了,所以才改口将之命名为永明。

“永明?好名字,是你们命名的?”

“嗯,这里还没有发现文明活动的迹象,海盗倒是有不少,港湾的地理环境非常好,非常适合建立大型的海港。”

方志文微微沉吟了一下,郭嘉插嘴道:“人口问题啊!如果在那里建造大型海港,人口会成为一个重要的瓶颈,不仅仅是数量,还有素质的问题,不能提升到一级城市,大型港口、船厂就不要想了!”

王贲也皱起了眉头,这个还真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不是可以尽量的吸引异人前来,如果是数十万爱好航海的异人的话,或许能够完成这个目标。”

“异人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异人的稳定性又该如何解决?”

“这”

“多管齐下吧,异人、中原的移民、当地的土著、加上海盗山贼转化,然后在教育上适当的倾斜,除此之外,还有更好的办法么?只希望永明那里有足够的物产和特产,能够吸引商人到来,能够吸引制造从业者。”

“这个应该没问题,那里上去就是一个丰饶之地,就算没有别的,特产肯定不少,山多啊!”

“呵呵,这个能用就能出来了,王会长可真风趣!”郭嘉笑着说道,王贲脸上一红,这个当然不是出来的,而是查有实据啊!

方志文微微一笑:“奉孝,你又怎么知道王会长不出来呢?”

“呃!也是啊,子非鱼,主公,你这是胡搅蛮缠!”

“呵呵,就算是吧,现在争论这些毫无用处,现在我们抓紧建造好图门城,争取在过年前我们兵发永明!”

“主公,为何不从海路过去,那不是更方便,可以先让周泰在那里建立一个基地,为我们贮备补给!”

王贲眼神一亮,赞同道:“是啊,这个办法好!”

“呵呵,周泰的防区现在长达数千里,必须要分成两个分舰队了,所以,正在着重于组建新的舰队。”

“新的舰队,谁来做主帅?”

“孙明!”

“孙明?行不行啊?”

“呵呵,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不可以用老眼光人哦!”方志文得意的笑着,孙明的成长可以说是方志文最得意的一件事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