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看书网 www.91ab.top,最快更新大秦之帝国再起最新章节!
公元前二一六年的陕西区域还不是什么黄土高坡,不过汉国北上的共尉等人看见的景象也不是什么优美的环境。
秦地大肆建造防御工事,咸阳的防御固防所需要的木材是一个海量,以至于咸阳郊外的森林基本是变成了平地。
离开咸阳北上,共尉等人看到的情况却是显得有些荒凉,大片的田地无人耕种已经变成长满杂草的荒地,途径的地方哪怕是有人在维持生产也大多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或是身体没长开的孩童。
“已经到了这般地步了吗?”共尉最近与章邯算是熟悉了起来,禁不住问。
章邯从两年前就被调往中原军团,对秦地的一些情况并不是那么了解。他一路所见也是感到惆怅:“大量青壮被征募成为士卒,民间的劳力极度缺乏……”
中原军团前前后后得到过数次增援,一开始的时候前来增援的士卒还是以青壮为主,越是到后面兵员素质越来越差,这也是中原军团后面为什么战斗力降低的原因。
“听闻汉军总兵力维持在三百万上下,民间劳力?”章邯问的没有任何心理压力,最近秦汉之间结盟的迹象越来越明显,有些话题并不需要避讳。
“误传,并没有一直维持那么多的部队。”共尉摊开了说:“我国有义务兵制度,夏季与冬季黔首需要向当地报到接受训练,他们并不属于在编人员,是一种代替徭役的义务。”
章邯赞叹道:“那么三百万兵源的话就不是误传,汉王若是需要。恐怕不止三百万人愿意为汉王而战,该是更多啊!”,说话的时候是一脸的羡慕。
并无任何夸张的地方,这里与汉国的义务兵制度有关,更多的是军队的待遇着实很好。再则就是一连串发生的事情在发酵。
汉国的行政体系走的是以民为主的那一套,不过并不是什么“皿煮”,而是向外开战与民间福利进行挂钩。同时,吕哲真的因为一些升斗小民对某些国家开战也极大振奋民间士气,国家尽到了责任,那么黔首又怎么不踊跃想要尽到自己的义务?
但是说汉国子民全部愿意上战场作战就有些夸张。毕竟一个人有一种心思,有勇敢者和好战者,必然也会有怯弱者和和平爱好者。
“我王认为动员太多人上战场并不可取,”共尉说着却是自己摇了摇头:“不过这似乎也只能在汉国执行。”
可不是吗?汉国完全是坐着说话不腰疼,秦与列国已经作战将近四个年头。汉国在这段时间里却是保持相对的和平期在处理内政,有足够的时间来完善自己的战时体系。
对了,战时体系这个词还是章邯和共尉在交谈时才听到,他从共尉那里初显地打听了一下什么叫战时体系,可能还只是了解到极少的一部分,但是已经对吕哲提出的概念和执行的制度感到吃惊。
所谓的战时体系要认真说起来也不是多么复杂的东西,无外乎就是一套合理分工,认清国力的前提下针对战争的强度进行物资和人力上的分配。
国家性质的战时调控不可能瞒住他国的眼睛。汉国之外的列国不可能了解全盘操作,但是某些地方进行模仿压根不是什么难事,共尉在被提问的时候有什么说什么。也正是因为列国已经失去模仿的资本。
除了汉国之外,现在哪个国家不是已经用尽全力?让他们去搞什么合作分工压根就是开玩笑,并且会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共尉抬手指向远处砍伐树木的人群,有些不确定地问:“上郡战线十分危急吗?我怎么一路走来到处看见在构建防线?”
秦国是在做一层一层的防护线,所包含的范围太广了,几乎是咸阳延伸到一两百里开外。所以他们就难免会看见被破坏的树林。
最让汉国一帮人纳闷的是什么?劳动的秦人几乎是看不见青壮,这里的青壮当然包括年轻力壮的妇女。在砍伐树木和进行运输的全部都是老弱。
秦人韧性十足,这是举世认可的事实。不然也不会从偏西小国发展成为一统天下的帝国。从汉国而来的这帮人心里就不免会拿汉民来和秦民做比较,得出来的结论是汉民要是到了这一关头,能不能像秦民这般真的不好比。
自吕哲建国以来,汉民所享受的国家福利应该是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好,这也就是产生了一种享乐主义,虽然目前还不是那么明显,但是苗头已经出现,所以方才章邯说汉国举国上下都愿意为汉王(国家)而战,共尉才会短暂地露出怪异的表情也表示不认可。
大规模的防线动用的人力非常多,对环境的破坏也几乎是能用到“摧残”二字。
根据章邯所透露出来的消息,参与到防线构筑的人力足有近七十万,这是一种比较恐怖的动员能力,也能猜测出为什么咸阳变得“空旷”,连带一些村庄也变成了荒村。
陕西变成黄土高坡有一段很长的历史演变,看历史上有多少王朝将国都定在关中就能够猜到原因。没错,就是因为建造建筑需要用到大量木材,同时皇室建造宫殿对木材的消耗更为恐怖。
除了建造建筑大肆砍伐木材之外,不断在这片土地上进行的战争也是改变风土面貌的“凶手”之一。
会谈到以上的话题不是什么太奇怪的原因,共尉从一些只言片语上听到秦国内部的一种论调,似乎是有不少人建议国都暂时迁移到陇西,这是一种既现实又令人奇怪的现象。
越是北上,所看见的情况就越能从眼睛看到的东西来了解秦国的衰败,大面积的荒田,一座又一座废弃的村庄,这不是在显示一种人力的枯竭吗?
以人为本并不简单是一种造福什么的理念,更是阐述有人才能得以发展的事实,秦国已经将人力挖掘到极致,不得不令人纳闷哪怕是撑过眼前这一关,秦国日后又将怎么办?
章邯的层次还不到执政核心,他听到共尉问出那样的话足足愣了一刻钟,答非所问地反问:“汉王哲恐怕心中早就想好该怎么办了?”
共尉哑然,他当然知道吕哲一连串的布置,今次对齐燕开战却让过秦国就是整个大战略的一部分。
对于齐国和燕国,汉国采取的是一种武力的征服姿态,风卷残楼一般地直逼齐国国都临淄也足以说明这一点。而似乎计划到目前进行得蛮顺利,就是不清楚挛鞮头曼会不会依照齐王儋所请派出骑兵支援,也不知道东胡会不会参与到中原战事中来。
汉国对秦国的策略一直都显得比较模糊,长久以来扶持原要多过于针对,这也是为什么汉国观察团进入秦地之后,秦人在路上发现有持汉国旌旗队伍时有发出欢呼声的原因。
“章将军与我王是旧识吧?”共尉不等章邯回答,又说:“我王经常会对我等臣子谈及章将军。”
章邯搭话不是,不搭话也不是,只能是微笑着。
共尉却是没有将话题深入,不过那句话足够章邯回味很久了。
他们是在五月中旬从咸阳出发,到下旬时分才算是抵达长城军团驻军区域,因为以匈奴为首的草原胡人也开始在进行战场分割和封锁,他们自然是在外围区域就停了下来。
共尉对于蒙恬亲自前来有些意外,对于蒙恬的第一句话更是骇然。
蒙恬看见汉国一行人的时候一点客套都没有,绷紧了脸庞就问:“汉军什么时候进入秦地?”
那么一刹那,不但是汉国这边的人发愣,连带秦国这边的人也因为蒙恬的发问感到无比尴尬。
“我见过汉王,第一次是在咸阳宫的大殿,那个时候汉王哲是一名新晋的军侯,他在殿上跪了将近两个时辰,”蒙恬不像是在追忆也不像是在侮辱,他在阐述一件往事:“我只记得哪怕浑身是汗,他都没有挪动一下。在陛下与我等离开之后,他却是出了大殿,恰好是文武百官下朝期间,他站在殿门之外张望了很久。”
共尉冷冷地看着在讲故事的蒙恬:“将军是在挑衅吗?”
“不!”蒙恬径直往下说:“曾经我亲自向陛下讨要,请求陛下让汉王哲北上进入长城军团,可惜的是国尉(屠睢)与府令(赵高)认为汉王哲南下更为合适,陛下也认同这点。”
还说不是挑衅?蒙恬只差明白说,要是当时吕哲北上不是南下,在蒙恬的手里会是一个前途不错的将领,但是绝无可能成为一名开国君王。
“……非汉王哲,也会有其余人,按照汉王哲的原话来说‘适逢其会’‘时势造英雄’都能解释,秦国有现在的局面并非单纯只是因为汉王哲的出现。”蒙恬的话越来越怪,让想发作的汉国一行人憋起来的气又顿住。他黯然着脸色:“匈奴王子冒顿率军突破了第一道防线,事发突然我军第二道防线准备不足,以目前长城军团的兵力逐步后撤再支持半年恐怕是一个极限。”
共尉有点懂蒙恬的状态了,措手不及的意外极度打击了这位将军的信心,蒙恬所说的汉军进入秦地并不是指入侵,是秦汉联军协同作战来着?(未完待续)r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