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看书网 www.91ab.top,最快更新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最新章节!
新军将领的士气受到影响,这个周琅都可以理解。
拿破仑那样的人物,尽管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有一个很强大的有点,就是极富魅力,天生似乎就能够吸引别人追随,让别人崇拜,这就是英雄的魅力。
就好像朱元璋,他参加起义的时候,汤和已经是千户了,却甘心跟在他身后当小弟。
这些军官在法国待了那么长时间,感染了法国军官对拿破仑的崇拜很正常,就连苟全这个在拿破仑身边观摩作战的高级将领,都对拿破仑的指挥极为敬佩,可是这样一个人,却败在了俄国,这让他们如何接受,还是惨败,五十多万人损失殆尽,几乎孤身回到法国。
现在他们嘴上不说什么,可每个人的心态都受到了影响。
周琅鼓舞他们的士气,但知道可能不会有什么用处,因为强大不是嘴上说说的,那需要证明。俄国人打败了拿破仑,就敢用嘴让中国割地赔款,原因就是法军已经是世界公认的陆军第一强军,他们击败了法军,有资格让别人畏惧。
事实上周琅还可以选择谈判,俄国人只是嘴上说说,心里清楚要跟中国打仗,要跨过戈壁沙漠,要穿越西伯利亚,是不可能调动太多軍队的,如果跟他们谈谈,不割地的情况下,俄国也能接受。
但周琅还是一口就回绝了,因为这一退,可能就再也鼓不起前进的士气了,周琅站在法国的角度,嘲笑过奥地利不知好歹,明明打不过法国,却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可如果换在奥地利的角度,他们一次一次失败,却敢于一次一次的抗争,他们没失掉这份勇气,所以他们最后还会站起来。
打仗,有输有赢,但连打都不敢打,这种国家和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从这一点上来讲,李鸿章那群人确实很聪明,但也是这种聪明人太多,才让国家没有希望。
所以还要打,而且要大打,依然要打举国之战,周琅跟俄国开战,是坚信中国的国力远胜于俄国,是做了充足的准备,是可以不需要别国配合的情况,独自取得胜利的,所以他的计划中从来没考虑过要跟法国合作,因为拿破仑也不可能配合他。
因此开春之后,所有的军事行动马上就如期展开了,但计划略有改变。
鉴于战斗力最强的新军军官心态发生了变化,以及拿破仑兵败莫斯科,俄国可以集中兵力用于东方战场,周琅决定以守为主。
命令新军坚守伊希姆河和额尔齐斯河流域的俄军修建的堡垒,不要求他们主动出击,但要他们死守。
然后调老的战兵部队北上攻击中线,从伊尔库兹克出击,夺占西伯利亚的俄国城市。
这些老兵对拿破仑的了解不多,反而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其中不乏鄙视一切夷人的军官。
在绝对的兵力优势下,俄国防守空虚的西伯利亚城市和要塞一座座陷落。
沿着俄国的商道,夺取重要城市,比如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托木斯克、鄂木斯克等必经之地,至于周边的俄国堡垒,直接摧毁。一直攻击到托博尔斯克,这样就跟伊犁地区的额尔齐斯河、哈萨克的伊希姆河贯通起来。不但可以得到张库大道运输的物资给养,伊犁地区的物资给养也可以得到。
打到托博尔斯克也就是终点了,不远就是秋明要塞,俄国人驻扎了重兵,而且时间也到了秋季,储备过冬的物资才是最重要的。
西伯利亚最难挨的,还是冬天,俄国人到这里都受不了,更何况比俄国人更不抗冻的中国人呢。
所以前线虽然攻击到了托博尔斯克,可是大多数人赶在冬季到来前要南撤到伊犁地区窝冬,来年在沿着这条河打回来。留下坚守的部队,是内地军官指挥的外蒙、青藏地区的蒙藏兵,这些边疆地区的百姓,也很抗冻。
经过一个春夏的军事行动,各种补给渠道也都理顺了。
晋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作为最熟悉外蒙道路的晋商,一开始軍队聘请那些老骆驼客当向导,帮忙运输物资。后来干脆将粮食、服装等物资委托给晋商运输,軍队只负责最重要的武器弹药的补给运输,大大降低了軍队管理物流的压力。
晋商的运输管理能力,在长达上百年的中俄贸易中早就锻炼出来,他们拥有组织上万头骆驼组成商队的能力,现在骆驼换成了马拉的大车,管理上并不存在不能克服的难度。
内地则是大运河,海路都走,从江南和闽广一带的资源,通过海陆抵达天津,然后走张家口进入外蒙,或者走京杭大运河直接到北京,然后还是走张家口进入外蒙。两条大干线的运输能力毋庸置疑,光是大运河就足以支撑北京百万人口的日常物资供应,更何况还有一个运力更足的海路呢。
只是所有物资都从张家口集中,让这个内陆关口变得极为繁忙,大大加快了这里的发展速度,战争有时候也会促进发展。
伊犁后勤基地的恢复也很顺利,嘉庆已经丧失掉了逐鹿中原的雄心壮志,退守浩罕汗国故地,是他几年前就准备的后路。为此甚至将从中国吸引来的大多数汉人放在了费尔干纳盆地开垦,就是为了将来迁移做准备。
于是嘉庆很配合的让中国軍队接手了伊犁的兵工厂,并且让他的工匠继续在这里工作,当然这些人最终是要带走的,是在中国答应不会扣留这些工匠的条件下,嘉庆才同意他们留下来工作。
之后利用这些工匠,不但很快稳定了火药的生产,而且从内地抽调熟练工匠,增添机器设备,扩大生产规模。打造步枪、大炮的工厂也没浪费,改为为前线损坏武器提供维修的车间。
至于嘉庆本人,第一时间退守浩罕城,他要在中国人反悔之前,把他的旧部都迁移到费尔干纳盆地中来。
根据与中国的协议,名义上是自愿跟他走的人,他可以带走。可事实上,嘉庆要把能带走的人都带走。哈密等地的畏兀尔、汉人带不走,因为中国軍队占领了这里,可是南部回疆的回部八旗却能带走,北部蒙古八旗也可以带走,至少是带走一部分中国軍队没有进驻地区的旗人。
能带走的原因很简单,八旗制度并没有崩溃,就像当年他都退守伊犁后,依然可以从外藩蒙古征调士兵一样,就是因为统治哪里的是一个个副都统、都统和将军,而不是当地部落的台吉和王爷。
现在这些地方的情况同样如此,而且比外藩蒙古的情况更好,因为中国軍队没有进入这里,一整套八旗体系都没有受到破坏,一声令下,加上軍队的督促,无论是士兵还是百姓,都必须放弃故地,向西迁移。这里的人本就是牧民居多,遇到危险有逃避的文化,要比重土安迁的汉人更愿意搬家,因此南部回疆短短一个月就被抽成了真空。北部蒙古八旗,则大半跟随嘉庆离开,毕竟八旗这些年对他们的管理太严格了,失去了游牧的习惯,被一个个旗官统领,没有各自的王公带头,根本做不到反抗。
发现这些情况后,中国并没有干涉,主要是不想惹事,而且留着忠于嘉庆的势力在伊犁,大家总不舒服。
这些人走了也好,至于留下的空缺,马上从内外蒙古、青藏地区抽调一批服从的部落,把大片的草场交给他们。开垦出来的耕地,则由已经赶到的辅兵接手耕种,这些辅兵的军官都是地主子弟,相应的士兵都是农民,种地是老本行。
土地撂荒了还可以再次开发,但空间被人填补了,就很难重新挤进去。
嘉庆带着八旗走了,留下的空间如果周琅不去占据,其他势力就会占据,或者是布哈拉汗国的游牧部落迁入,或者是哈萨克汗国的部落潜入,甚至有可能草原上的马贼都会占据这里形成新的部落和民族。
这样的故事,在草原上上演了几千年,经久不衰,剧本永远不换,只换角色而已。
由于嘉庆近十年的开辟,这里的底子不错,不管是牧场还是田庄,都很完整,连房屋都是现成的。因此一百多万人被嘉庆抽空后,中国軍队很快就控制了这里,取代他们的是,是四十万屯田的辅兵,以及八万游牧的蒙古兄弟。
随着军工、农牧生产的稳定恢复和扩大,伊犁跟中原遥远的距离,不但不再是负担,伊犁本身就成了最大的后勤生产基地。
对俄国的战争更有底气了。
至少不会发生拿破仑那种后援不济,物资短缺的窘境。只是突然周琅发现,这些措施,跟成吉思汗带着整个部落在撒马尔干周边游牧没什么区别,就是把整个生产、生活和军事力量都直接顶在了敌人的大门口。这样打多久都行。
周琅没有答应俄国人的谈判条件,决议把真正继续进行下去,可有人干涉了,英国人跳了出来,希望调停中俄之间的战争。
因为英国最大的敌人拿破仑还在,英国需要俄国的軍队用于跟法国作战!